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2|回复: 0

当年轻人选择“断亲”,他们是不近人情吗?

[复制链接]

41

主题

0

回帖

12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5
发表于 2023-7-31 17: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袁宁(西南大学)最近,一篇《33岁,我带着父母一起“断亲”》的文章引发热议,“一些现代人开始断亲了”这个话题也冲上热搜,“断亲青年”作为一个新名词进入大家的视野。“断亲”是指,现在的许多年轻人不愿耗费时间和精力去维系父母辈们看重的亲缘关系,亲戚之间的人情往来越来越淡漠,慢慢就断了。与其说是“断亲”,不如说是疏远,选择敬而远之也是一种解脱和放过。试想一下这样的场面,逢年过节,走亲戚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各路熟悉或陌生的亲友们齐聚一堂。一部分长辈们要么重复每年相同的场面话,问学习问工作问情感,要么为了不尴尬,没话找话生硬交谈。而另一部分被动的家庭成员,要么为了交流而刻意回答,要么无奈忍受着不感兴趣的无聊话题。现代社会,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亲缘互动成了少数,走流程式的表面功夫则是多数,很多人被家庭关系绑架,把走亲戚当作热络情感的仪式,真心大多被掩盖在你来我往的敷衍中,难以窥见。有网友说:“那是因为老一辈看重情,年轻人考虑利,所以才如此。”实则不然。在过去,社会流动性不强,一个大家族都居住在同个地方,亲人彼此都靠得很近,关系更为热络,互相帮忙照顾也更方便。而现在,家族内部分隔较远,单一家庭的独立性增强,年轻一代更是各自在外打拼。虽是亲戚,可彼此熟悉经常往来的少之又少,一年见不上几次,人际网也发挥不了很大的作用。亲族关系日渐疏远,远亲不如近邻,热络慢慢变成了偶然,清冷成为了常态。更何况,用血缘关系来道德绑架的亲戚并不少见。有的亲戚只在形式上亲,无事时人间蒸发不闻不问,出事时便虚情假意彰显亲情,情感的捆绑日积月累就成了内耗。年轻人选择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更值得的人身上,不想浪费精力去无效交际,这不是一种错,毕竟亲人间相处同样也需要边界和尺度。“断亲青年”不愿牵扯到传统的人情世故中,不愿迫于长辈的压力勉强应付,不愿委屈自己忍气吞声,于是便选择了尊重内心、摆脱枷锁,这何尝不是在给自己减负。“断亲”这个话题从字面上看略显夸张和偏激,但其实“断亲青年”断的只是那些形式上的亲,因为感情深厚与否不需要用繁琐的程序来证明,感情的延续也不能仅仅依靠流于表面的活动。真正的亲人是不用刻意维系情感的,有时候甚至不用见面,一个电话几条微信足矣。如果亲戚之间的交流只是象征性的走访问候,即使相见也是无言,那还不如断舍离,以一种轻松的姿态去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